一、什么属夫妻个人财产
根据法律规定,夫妻个人财产主要包括以下几类:
1.一方的婚前财产,即结婚前购买的房产、车辆等。
2.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,比如交通事故伤残赔偿金等。
3.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,明确指明由一方继承或赠与一方的财产。
4.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,像男士专用剃须刀等。
5.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。
在婚姻关系中明确个人财产很重要,它区别于夫妻共同财产,在离婚等情况下,个人财产不会参与分割,仍归财产所有者个人。
二、夫妻共同债务如何认定与分担
夫妻共同债务认定需满足以下条件:一是债务发生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;二是用于夫妻共同生活、共同生产经营或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。比如,夫妻共同购置房产的贷款等。
分担方面,原则上夫妻共同债务应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。一般是平均分担,但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判定。若一方能证明债务未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等法定情形,可不承担或少承担。例如,一方举债用于赌博等非法活动,另一方无需承担。
认定时需综合审查债务的性质、用途等证据。分担则依公平原则,考虑双方经济状况、对债务形成的作用等因素。若协商不成,可诉至法院,由法院依法律规定和案件事实作出公正判决。
三、夫妻个人债务如何区分与处理
夫妻个人债务区分如下:一是一方婚前债务;二是婚后一方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债务,但债权人能证明用于夫妻共同生活、共同生产经营或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;三是一方因个人不合理开支等所负债务。
处理方式:若为个人债务,由负债方自行承担偿还责任。债权人主张为夫妻共同债务的,需承担举证责任。若被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,双方共同偿还,先以夫妻共同财产清偿,不足部分双方协议分担,协议不成由法院判决。若为个人债务,债权人只能向负债方主张权利,不能要求另一方偿还。实践中,关键在于准确认定债务性质,以明确责任承担主体,维护各方合法权益。